找回密碼
 註冊
查看: 1309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收起左側

[推介遊戲] 免費遊戲《天天過馬路》上架至今入袋千萬美元

[複製鏈接]
跳轉到指定樓層
1#
發表於 5-3-2015 21:03:41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免費遊戲《天天過馬路》上架至今入袋千萬美元 開發者分享成功經驗


  遊戲工作室 KlickTock 及 Hipster Whale 在去年底聯手推出小品遊戲《天天過馬路(Crossy Road)》後,立即風靡全球。簡易上手特色及詼諧風格更讓這款作品在短短上架三個月後,賺進 5,000 萬下載量及 1,000 萬美元。來自澳洲的工作室創辦人 Matt Hall 以及工作伙伴 Andy Sum 在 2015 遊戲開發者大會(GDC 2015),一同分享遊戲創作理念及歷程。



  《天天過馬路》的設計概念及遊戲方式源自於 KONAMI 的經典街機遊戲《青蛙過街》,遊戲中玩家需點擊螢幕,操作各種角色,驚險穿越川流不息的車陣及壅塞大街,考驗著眾人手眼協調能力。

  獲得更多小動物、巫師和吸血鬼等像素風格可愛角色,也為遊戲賣點之一!玩家可選擇不付費解開新角色,繼續進行遊戲;也能觀看嵌入廣告,贏得更多點數,快速解鎖新角色。



  在談到《天天過馬路》的創作理念時,Hall 提及二個主要概念:「黏著性」和「病毒式傳播」。不同於傳統的敘事性故事,免費遊戲需帶給玩家不斷重複遊玩的理由。此外,遊戲內容也須在免費和付費玩家間製造口碑,他們才會願意談論及分享,讓更多人認識這款遊戲。

開發團隊合影

  開發團隊花費數個月時間,試圖結合《青蛙過街》與另一款去年暴紅遊戲《Flappy Bird》的優點,期盼打造一款會讓玩家上癮的作品。Hall 意識到團隊需要揉合藝術、商業、設計與行銷,才能打造出成功遊戲的核心。他說到:「若製作遊戲時僅專注於商業模式,那麼很可能會僅落入複製《Candy Crush》等成功遊戲模式的巢臼。但若是添加藝術感,就能混搭其他元素;若是這樣的方式能為開發者賺進收入,那就更棒了,同時也可能會衍生出續作。」

  Hall 談到,免費遊戲玩家數量是付費玩家的 10 倍之多,他需要在其中尋求收益平衡之道,並試圖讓這款免費遊戲在品質上讓玩家感覺像是「一款如假包換的付費遊戲」。付費解鎖功能以及購買代幣都不是遊戲中的必要元素,遊戲內也不會推播促銷產品選項,提醒玩家該掏錢包付費了。若是玩家喜歡遊戲,他們可以選擇付費解鎖只有用金幣才能購買的角色,也可以選擇觀看廣告來或取遊戲代幣。

  遊戲推出前,Hall 和 Sum 從未意識到遊戲會如此成功。像素風格的可愛畫面、各具個性的遊戲角色,以及各種搞笑死法都是這款新作如此熱門的關鍵因素!更關鍵的是,《天天過馬路》以優質的遊戲內容促使玩家討論並分享遊戲,且所有玩家都能夠依照其能力為遊戲營收做出貢獻。

  《天天過馬路》的新內容依舊持續開發中,維持遊戲的新鮮感。近期開發團隊也將推出一系列更新,甚至是加入英國及韓國地區文化主題角色,希望透過區域的文化及地理特性進行病毒式行銷,打開不同市場客群。Hall 也期待能將《天天過馬路》打造為一種遊戲現象,並擴及至全球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
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帳號?註冊

x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